乳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乳山琴书
乳山市位于山东半岛的东南端,是乳山琴书的发源地。乳山琴书已有近四百余年历史,创始人为清嘉庆年间邹县石元郎,其创立“石门”后已传十代。乳山琴书本由西河大鼓演化而来,初名“盲人调”或“瞎子说书”,多由盲艺人演唱,后渐成为盲人谋生的手段,它是一种群众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
那时的盲孩,几乎都拜师学艺,从事这种大鼓的演唱。嗓音条件差的,做乐手;嗓音条件好的,做歌手。曾涌现出一些明星式的盲艺人,深受听众喜爱。在文艺生活贫乏的岁月里,劳作一天的人们,晚上能提着小凳子,到街上听大鼓,那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
乳山琴书的伴奏乐器有小鼓、三弦、坠琴、胡琴、钢板、笛子等。合奏起来,美妙动听。唱主角的要边打鼓,边打钢板,其他人员或伴奏或和唱,抑扬顿挫、周调别韵,格外好听。乳山琴书的艺术手段,主要是说和唱,通过说唱来交待故事,描绘人物,介绍环境,渲染气氛,说的亲切唱的动听。其特点是简便易行,一两个人,一两件乐器,甚至一个人带着击节鼓板,不需要化妆,不需行头,走到哪里就说唱到哪里。当地盲艺人在世代传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方言俚语,唱词入乡随俗通俗易懂,具有鲜明的地域色彩。演唱的剧目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是旧社会到解放初期最受欢迎的文艺娱乐形式。
作为一门曲艺形式,乳山琴书不但丰富了人们的文艺生活,而且发挥了重要的宣传作用。1941年,在抗日政府的组织下,乳山成立了“盲人救国会”编排抗日节目,走乡串村进行爱国救亡宣传。后来,改盲救会为“盲人曲艺协会”,共有会员四十多人。1977年,县文化馆把盲人分成了几个组,对外使用“盲人宣传队”的名称,分赴全县各地巡回演唱,县广播站也时常灌制录音,在广播里播放。
乳山琴书在胶东民间民俗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丰富多彩的胶东民间民俗文化的缩影。在各个历史时期,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影响巨大。
2008年6月,乳山琴书被威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威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